台灣民調 看看就好
李恆宇
2003/12/11 第402期
民調在台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確實能反映民情。遺憾的是,台灣為特定目的調查的民調遠多於一般正常的民調,造成民調失信於民,這也是現在台灣民調所面臨的問題。
每次選舉,民調問題都會被各界提出來檢討一番,彷彿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其實,民調在台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技術層面已經臻於完善,如果能屏除一切外在干擾的情況,民調確實是有反映民情的功能。遺憾的是,台灣為特定目的調查的民調遠多於一般正常的民調,日子久了,民眾自然對民調不具信心,甚至不具好感,這也是現在台灣民調所面臨的問題。
大家在批評民調結果不公時,都習慣把焦點放在題目設計不當上,但真正影響民調的「機構效應」卻被忽略掉了;所謂的機構效應(house effect)指的是「同一機構的民調結果有相當的穩定性,而不同機構間的民調結果有相當的歧異性。」簡單的說,就是每個民調公司做出來的結果都不相同,聽起來好像是廢話,但背後隱藏的其實是民眾對民調公司的認同問題。
比方說,綠營的基本教義派在接到聯合報民調中心打來的電話時,自然會傾向隱藏自己的投票意向;反之,藍軍的基本教義派在接到民視打來的電訪時,也會隱藏自己的投票意向,所以,不同民調機構做出來的民調就會出現誤差。
當然,避免這類問題發生的方式之一就是換個民調公司名稱,比如把原來名稱換成「台灣調查基金會」或「中華調查基金會」之類的假名稱,但因為最後還是用原單位的名稱發表,所以調查結果就自然失去準頭,還會發生「研究倫理」的問題。不過在大環境的扭曲下,這在台灣似乎也不算什麼。
此外,拒訪率偏高也是另一個民調的問題,之前提到台灣民眾對民調越來越反感,因此拒訪率也不斷攀升,現在一份民調拒訪率高達兩三成的情況比比皆是;雖然了不起只是多找幾個人來代替拒訪者,表面上並不會發生抽樣誤差,但更深層的結構問題其實是存在的,就是問卷設計不當。
簡單說,如果是訪問一開始就拒絕,那可能是個人意識型態或上述機構效應的問題,但如果是訪談到一半時拒答,而拒答比例又偏高,那很可能就是問卷設計不當,造成受訪者不願繼續接受訪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調查結果一樣會失去準頭。只是,現在為求調查結果能上隔天新聞版面,這個問題便經常被忽略掉。
第三個問題則跟電訪員素質有關,做過電訪員的人都知道,民調電訪最怕碰到老人跟婦女,前者是因為溝通困難,後者則是對政治議題敏感度較低,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敘述。
盡責的電訪員這時可能還會顧慮抽樣誤差而努力完成訪問,惡劣一點的電訪員往往就按下放棄鈕而撥打下一通電話,所以在一○六七個樣本數裡,實際上經常只有廿個老人跟五十個婦女,與實際人口結構差距極大,所以民調的準確度就有待質疑,但民調發表時卻常隱匿這個部份不談,民眾也就誤以為民調反映了事實。
當然,就這樣說台灣的民調不夠精確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好的民調也是存在的,不過,民眾如果要想從民調中看到什麼真相,還是那句老話「看看就好,不必認真」。
collection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public opinion
總統大選合格選民必看: 台灣媒體操弄民調,3個集體心理學的騙局。
民調=民意? 「民調新聞公信力記者會」揭密
根據調查顯示,「選舉民調」(52.82%)與「政府政策民調」(22.07%)是一般民眾最常接觸到的民調新聞類型。主要接觸民調新聞管道方面,電視媒體以47.7%拔得頭籌,其次是網路(16.5%)、報紙(15.4%),而廣播與雜誌都只有4%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調數字外,大多數民眾並未注意到一些足以影響民調準確度的相關資訊,只有21.51%會注意調查成功樣本數、20.22%會注意調查機構。其他包括調查方法、委託(出資)機構、抽樣誤差、抽樣方法、調查期間,民眾注意程度皆低於2成。
民眾對於媒體民調新聞的信任度普遍不高。電視以31.03%領先,其次是報紙(30.29%)、雜誌(25.39%)、廣播(19.67%),信任程度最低的是網路(17.73%)。在「民調委託(出資)單位信任度」方面,有近六成民眾信任學術單位委託的民調,其他依序為企業、政府、媒體、政黨,但信任度都低於3成;「民調執行單位信任度」方面,同樣是學術單位最受民眾信賴,約有6成4民眾相信學術單位執行的民調。近4成6民眾則相信市調機構執行的民調,其他依序是政府(37.49%)、媒體(26.96%)、政黨(12.83%)。由上述調查數字發現,整體來說,無論委託或執行,民眾普遍不信任政黨介入的民調新聞。
「民眾民調新聞接觸行為與信任度大調查」由世新大學自主經費,世新民意調查研究中心負責執行。調查期間自103年2月24日至3月4日,以台灣住宅電話號碼簿為抽樣清冊,抽取號碼去尾兩碼隨機取號,成功訪問到1083位台灣20歲以上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低於2.98個百分點。調查計劃主持人,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蘇建州表示,今年年底的七合一選舉備受矚目,從政黨候選人提名作業到選舉期間,可預期到民意調查都將扮演著極重要角色,也會是民調新聞的「旺季」。有鑑於民調新聞常受政商勢力影響、公信力不彰,盼透過此份調查研究,瞭解台灣民眾對於民調新聞的接觸行為與影響民調信任度因素,也希望政黨、政府、媒體在處理民調新聞時,秉持自律原則、提供充份調查資訊,以提升民眾民調新聞識讀能力。
校正法改善民調準確度
民眾對於媒體民調新聞的信任度普遍不高。電視以31.03%領先,其次是報紙(30.29%)、雜誌(25.39%)、廣播(19.67%),信任程度最低的是網路(17.73%)。在「民調委託(出資)單位信任度」方面,有近六成民眾信任學術單位委託的民調,其他依序為企業、政府、媒體、政黨,但信任度都低於3成;「民調執行單位信任度」方面,同樣是學術單位最受民眾信賴,約有6成4民眾相信學術單位執行的民調。近4成6民眾則相信市調機構執行的民調,其他依序是政府(37.49%)、媒體(26.96%)、政黨(12.83%)。由上述調查數字發現,整體來說,無論委託或執行,民眾普遍不信任政黨介入的民調新聞。
「民眾民調新聞接觸行為與信任度大調查」由世新大學自主經費,世新民意調查研究中心負責執行。調查期間自103年2月24日至3月4日,以台灣住宅電話號碼簿為抽樣清冊,抽取號碼去尾兩碼隨機取號,成功訪問到1083位台灣20歲以上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低於2.98個百分點。調查計劃主持人,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蘇建州表示,今年年底的七合一選舉備受矚目,從政黨候選人提名作業到選舉期間,可預期到民意調查都將扮演著極重要角色,也會是民調新聞的「旺季」。有鑑於民調新聞常受政商勢力影響、公信力不彰,盼透過此份調查研究,瞭解台灣民眾對於民調新聞的接觸行為與影響民調信任度因素,也希望政黨、政府、媒體在處理民調新聞時,秉持自律原則、提供充份調查資訊,以提升民眾民調新聞識讀能力。
校正法改善民調準確度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報告結束!!!!!!!!!!!!!!!!!!!
單身族群的投票行為
陳怡年 鍾繼翌
國立政治大學
摘要
社會學家娜奧米‧格斯特爾(Naomi Gerstel)表示,「人口總數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未婚的,單身人口也會只增不減。」反觀台灣也面臨單身者逐漸增加的趨勢。娜奧米更提及「相較於已婚者,單身族群更致力於社會參與、社群關係以及大家族中,單身人士對於社區的貢獻更大。」研究者欲從選舉研究中心於2012年所做的調查資料中,來檢視是否在台灣的單身族群也有較傾向去參與政治活動的現象。研究者欲檢視是否台灣也有單身族群增加的趨勢。另外,台灣整體趨勢是否也出現單身較積極參預政治活動的現象,也是我們關心的議題。最後,研究者欲對照出有哪些單身族群的特性,會驅使單身者較容易參與政治活動。
而研究結果證明,根據主計處歷年來所調查的資料從1976年至2013年間,單身人口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是在台灣投票行為主要還是受到政黨認同的影響為主,目前單身族群對投票參與的影響並不顯著,但研究者認為單身為未來趨勢,仍值得繼續關注。
關鍵詞:投票行為、單身、婚姻狀態、實驗設計
壹、研究問題與動機
壹、研究問題與動機
研究者認為台灣人晚婚、不婚的情形越來越普遍。資料顯示1989 年至 2008 年間,30 至 49 歲的年齡層中,未婚平均比率足足增加了近 3.5 個百分點。近年來未婚率的攀升,民國2012年的最新統計數字,15歲以上人口未婚比率高達34.88%,單身族群在社會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在日本東京,大坂等都會區處出現(劉黎兒,2006);印尼國家調查中心於 2000 年,統計東南亞雅加達、緬甸等大城市的研究結果中,指出 30 歲至 50 歲女性未婚平均比率也各佔了 13.2%、9.2% (Situmorang,2005)。據上研究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外 30 歲以上未婚女性比率日益攀升。
相較於亞洲國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12年12月的報導中指出,單身人口增加已經成為全世界的一種共同趨勢,不管是東方或西方,不論是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過了適婚年齡仍獨居的人越來越多;根據顧問公司「歐洲觀察(Euromonitor)」的一項研究,到2020年全球將新增4,800萬個單身族,增幅達20%。
經濟學人指出,這個趨勢在富裕的西方國家最明顯,以美國為例,目前已有半數成年人未婚,比1950年增加22%;即使在保守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目前30歲以上女性中,約有60%未婚,而在1995年這個比例為20%。
但往往對於單身的狀態,社會都給予負面的形象,在中國大陸稱不婚的女生「剩女」、日本作家酒井順子(2003) 《敗犬的遠吠》一書,造成轟動,內容提到:「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30歲還是單身而且沒有子嗣,就是一隻敗犬」。不婚的女性在社會上被賦予貶抑。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居的數據(Census
Bureau),大約有一億美國人未婚,接近成年人口的一半,而他們往往會被那些更有益於已婚夫婦的政策所忽視,像是家庭休假法以及較低的保險費率等。
馬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社會學家,娜奧米˙格斯特爾(Naomi Gerstel)表示,「人口總數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未婚的,單身人口也會只增不減。與此同時,所有的全國性運動都是在力爭向已婚人士提供福利,忽略了單身人士的利益。」反觀台灣也面臨這樣的困境,相較於已婚者,單身族群更致力於社會參與、社群關係以及大家族中,單身人士對於社區的貢獻更大。但單身族全在台灣,也是被政策忽略、被社會福利冷落的一群。
觀察單身者在國外文獻所探討之特質時,也不禁讓研究者產生疑問,台灣單身族群是否確實符合學者所稱的世界趨勢而人士逐漸增加呢?單身族群是否對台灣政治環境產生了影響呢?這群單身者的特質為何?影響單身者的投票行為因素有什麼?研究者欲檢證國外學者的研究,是否適用於台灣單身族群,並使用台灣民主研究中心(TEDS)於2012年的面訪調查資料,檢視是否台灣也有單身族群增加的趨勢。另外,台灣整體趨勢是否也出現單身較積極參預政治活動的現象,也是我們關心的議題。最後,研究者欲對照出有哪些單身族群的特性,會驅使單身者較容易參與政治活動。
貳、文獻回顧
一、單身的定義
單身一詞在不同社會情境中有不同的用法,林顯宗(1985)將單身定義為「該社會之成員,認為該成員已經超過適當結婚年齡,當事人本身雖有意願結婚,仍然未有法律認定上之婚姻之意。」然「單身」從時代潮流、社會結構變遷,有不同的界定。
單身(singleness)這個名詞從英文字面上來看,具有雙重的意思,一是用來界定婚姻狀態,及非婚姻狀態(not married),包含未婚、離婚及喪偶;另一則是用來界定居住型態,指獨居者,目前大多指稱非婚姻狀態,也就是婚姻狀態的單身(馮傳蓉,2006;楊茹憶,1996;蔡素紋,2001;劉雅芳,2007)。
對於單身的定義及解釋,國內相關研究在統計上偏向描述未婚者。如袁福洪(1980)將單身定義為適婚年齡中的未婚者,或是超過適婚年齡的未婚者,且未曾有法律婚約者;邵麗芳(1998)的研究中,則將單身定義為「男性在35歲以上,女性在30歲以上之未婚者。」其後楊美慧(1991)及楊茹憶(1996)也沿用相同的定義。董智慧(1998)則將男性29歲以上(包含29歲),女性27歲以上(包含27歲),且從未結婚者定義為單身。
全球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在2011出版《一個人的經濟》一書,針對日本長期通貨緊縮的情況提出檢討與預測。他指出日本過去二十年來的人口出現劇烈變化,單身成為20歲以上世代最大的一種族群,他所謂的單身族群者,包括青年不婚者、中年離婚者以及老年喪偶者等三大類。日本在 2010 年一人家戶數突破1,500 萬戶,超越核心家庭,占總戶數的三成以上。而一人家戶的年齡層在 1985 年是以 20 至 40歲者居多,但到了 2010 年則是各年齡層都呈現大幅增加的情形。25 至 44 歲以及 45 至 59 歲可能是未婚與晚婚者,59 歲至 69 歲可能是熟年離婚者,而70 歲以上則可能是夫妻喪偶者(大前研一,2011)。
單身除了未婚者以外,也包含了「鰥寡或離婚但無子女者」意屬於單身的範圍,目前臺灣社會主要單身族群依照不同年齡層與婚姻狀態分四類:
1.
年輕未婚族:這類族群包含在外地求學、工作的年輕人。這一族群對於流行的生活產品敏感度高,並樂於嘗試新的事物。
2.
頂客族 (Dink) :已婚但未生育的年輕夫妻,各自有工作與生活重心,過著類單身的生活。
3.
中年未婚或離婚單身者:不再受婚姻束縛,也不需要遷就他人,生活及經濟上皆能獨立,願意消費自我喜愛的物品。
4.
退休者:兒女成年居住在外,目前共同生活或分居的夫妻,不干涉對方的生活,也過著像單身的生活。(尼爾森媒體研究,2011)
二、 台灣結婚率下降,單身不婚族愈來越多
現代人晚婚、不婚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1981年的粗結婚率為9.29(對/千人),1991為7.95,2001為7.63,二十年間結婚率下降了1.66%。2012年的最新統計數字,15歲以上人口未婚比率高達44.1%。根據主計處統計,2010年全台灣成年的單身與二度單身(喪偶、離婚)人數,已經達到760萬,大約占總成年人數的42%,男女的單身率都大幅增加至少一成五。
內政部定義的「適婚年齡」是22歲至30歲,過了適婚年齡而未婚以及晚婚的比率越來越高。沒有結婚的原因不外乎沒有心儀對象、崇尚單身自由生活、經濟狀況不允許等。近年來單身的社會地位以不同於以往較貶抑的態度,2009年台灣播出的「拜犬女王」偶像劇造成轟動,美國HBO發行的影集「慾望城市」影集等,塑造了「單身貴族」的形象,也提升了單身的社會觀感,越來越多人追求簡單、自由的單身生活。
三、 單身投入社會運動
2010年美國社會學者Naomi Gerstel在現代家庭理事會(Council on Contemporary Families)中發表「單身和未婚的美國人做為家庭和社區的成員」(Single and Unmarried Americans As Family and Community Members)文章中描述單身者在家庭中,以及社會中的腳色。Gerstel指出,單身人士往往對社區貢獻更大,因為已婚人士通常會傾向把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放在伴侶和自己的小家庭上,而非有情、社群關係及大家庭中。Gerstel進一步的以數據的方式說明,有84%的未婚女性會向他們的父母提供實際性或日常性的幫助,相較之下已婚的女性回饋父母的比例只有68%,相差了16個百分點。而男性回饋父母的比例相差更懸殊,有67%男性會回饋父母,而已婚男性僅38%會這樣做,相差了28%。
Gerstel表示,「無論有沒有小孩,單身人士都更加照顧其他人。隔絕人們的並不是生兒育女,而是婚姻。」未婚人士往往與社區關係更近,他們較願意為慈善團體籌款、擔任志工等。另一方面,未婚比已婚者有更多的政治參與:教育程度相同的女性,未婚者比已婚者更可能簽署請願書,並參加政治集會。
四、 單身的特性
在經由回顧相關文獻中,不難發對於單身的研究中,性別上以單身女性相關研究占多數(趙淑珠2003 黃婉婷2001 徐文峰2008 林家鴻2009 陳曉彥2012 劉雅芳2007 賴珮瑄2012)。從職業來看則以教師或其他高職位等具備一定學歷水準職業為單身研究對象居多。(丘玲玲 1998 馮傳蓉2006 蔡素紋2007)在歸納單身的特質上,研究指出單身的特質並非為獨身主義而是沒有合適對象以及缺乏認識另一半的環境及機會居多。以職業來看單身者的成就欲求較高,而男性又較女性更為明顯。(邵麗芳1987)有研究指出,單身一族所帶來的商機及消費能力,不論是年輕未婚族或是已婚過而離婚的單身族,分別居於消費能力第一與第二名的寶座,這種單身族群的主要特性有:消費自主性高、極度要求便利,並將時間和金錢投資在自己的夢想或嗜好上。(徐志明 2013)
從性別看單身特性中,隨著年紀的增加,女性占單身族群的比例又高於男性。(徐文峰2008)在對於單身女性研究中也提及,單身女性在生活中抱有正面態度,特別享受生活上的自由,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女性單身者也面臨較以往小的壓力。(趙淑珠 2003) 在隨著社會環境變遷下,對於單身看法的轉變也趨於正面,如以貴族一詞形容單身者,特質是不一定為特定歲數,只要單身、有固定收入,喜歡自由自在的日子即可稱之,這群單身者在日常生活中不用遭受家庭的負累,其所擁有的是非單身者最渴望的「時間」。(賴顯章 1991)。
從各項研究中不難發現單身者的共同特性。單身者相較已婚者享有時間的餘裕,但並非指時間多,而是其時間分配更彈性且自主。單身者相較已婚者在經濟上更有主導權,不用受制於家庭負擔,在金錢上享有自主空間,也更能追求自己的嗜好。單身族群中女性比例較男性多,且隨著年齡增加比例增高。在年齡越高的情況下,單身族群的在職場上常居於較高的職務,且學歷也較高。
五、投票行為的四種研究途徑
而在投票行為方面的文獻,選舉或投票參與有四個主要的研究途徑,分別為人文區位研究途徑、社會學研究途徑、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以及理性選擇研究途徑。人文區位途徑著重個人所屬環境對其活動所造成的影響(盛杏湲,1986:24);社會學研究途徑主要是以個體的社會背景特徵來解釋個體行為,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等(Lazarsfeld et al.,1948;Campbell et al. ,1960;Wolfinger & Rosenstone ,1980);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主要是以個體的心理因素來解釋個體行為,如政黨認同、政治立場、對候選人的評價、政治興趣等(Campbell et al. ,1960);理性選擇途徑則是以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假定選民的投票行為是理性的,會考量「成本—效益」作為判斷的標準,當效益當時,行為者才會採取行動,反之則不會(Downs, 1957; Riker, 1973)。
單身特質本身在社會學領域中研究較多,顯示其特質在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中都佔有一定影響基礎,而單身不僅是一種外在狀態是一種心理狀態,在與非單身者不同的基本條件下,單身特質成為研究中所欲深入探討的目標。
六、政治功效意識
政治功效意識代表個人認為個人的政治行動對於政治歷程有一定的影響能力的感受。又有分為內在意識及外在意識。內在意識為個人有能力參與並了解政治事務及政治過程的能力;外在意識則為相信政府會對個人需求有所回應並且重視個人需求的程度。我們預估在單身與否的不同對於參加投票的影響,在政治公效意識面來看參與投票行為的數量會一政治功效意識越高而越傾向去參與投票。
七、影響單身投票行為的因素
由參與投票率高低研究指出,投票率在花費成本較小之下,投票率越高。(John Aldrich 1993)由花費成本的概念來看投票,可以歸納出投票在時間、金錢以及其他心力上,所要付出的成本越小,民眾參與投票的意願也會越高。同樣的如果推論到單身者和已婚者的特性上來看,單身者在經濟上、時間上以及自由程度都高於已婚一群,相較已婚者單身一群更有心力從事投票行為。
影響單身投票行為的因素,除了經濟能力和時間彈性和能否運用自主外,從其他單身者研究也可以發現,男女單身者的不同之處,女性單身相對男性在單身狀態下較易產生壓力,較男性花更多時間在尋求成為非單身狀態,雖然隨著社會變遷單身女性壓力已經有減小趨勢,惟隨著女性花費較多時間在尋求另一半,女性單身的時間自主運用較男性少,也因此從事投票行為的時間成本較男性高而和單身男性投票行為產生差異。
八、小結
台灣單身人口越來越多,而這逐漸膨脹的單身族群勢必也在投票人口中佔有一定的數量。即使是單身族群,他們一樣在社會中辛勤的工作,繳交賦稅實踐國民義務,但是單身族群的權益卻很少被重視。似乎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才是主流的觀點。而這廣大的單身族群成為多數的弱勢。
觀察單身者的投票行為,他們對於投票所需花費的時間、金錢較低,理論上相較於已婚者就容易去投票。另外單身女性較非單身女性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最後我們也在文獻中發現單身者通常具有較高學歷及職位。對照單身者的特性,與一般民眾傾向投票的特性有許多重疊,也可以支持我們認為單身者較傾向去投票的假設。
三、理論與運作化
一、研究理論
如同前述,對於單身人口成長的各國研究報告,以及Gerstel指出,單身人士往往對社區貢獻更大,因為已婚人士通常會傾向把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放在伴侶和自己的小家庭上,而非有情、社群關係及大家庭中。
Gerstel表示,「無論有沒有小孩,單身人士都更加照顧其他人。隔絕人們的並不是生兒育女,而是婚姻。」未婚人士往往與社區關係更近,他們較願意為慈善團體籌款、擔任志工等。另一方面,未婚比已婚者有更多的政治參與:教育程度相同的女性,未婚者比已婚者更可能簽署請願書,並參加政治集會。
研究者欲探討單身族群的某些特質使其傾向去參與投票,除文獻所述單身者在性別、學歷、收入及政治效能感上與已婚者不同,更因這些特質讓他們在投票行為上有所差異。
二、研究假設
假設一:在台灣單身人口有增加的趨勢。
假設二:單身者比已婚人士有較多的投票參與。
假設三:單身者特質(性別、學歷、收入、政治效能感)讓他們傾向參與政治活動。
肆、研究設計與方法
一、分析對象
在分析單為中,以35-80歲的單身族群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理由有三:
1.
台灣近年來普遍有晚婚的現象,內政部公布2013台灣年平均初婚年齡新郎31.9歲,新娘29.5歲,與1992年統計數據相比,台灣男性平均初婚年齡十一年增加了0.9歲,女性更大幅增加2.7歲。
根據國內學者袁福洪(1980)的分類方式,將已達適婚年齡卻未婚者分為兩大類:依照年齡區分「適婚年齡中的未婚者」和「超過適婚年齡的未婚者」而晚婚的型態則屬於後者。也有研究定義將適合婚姻年紀之男性界於 25-30 歲之間,女性則定為 25-28歲之間;凡男性超過 35 歲、女性超過 30 歲,未曾有過婚姻關係者,則稱為晚婚(林家鴻,2009)。
2.
內政部定義的「適婚年齡」是22歲至30歲,這個區段年齡的群眾結婚比例較高,即為所謂的適婚年齡。醫學上一般將大於 35 歲的生育女性稱為高齡產婦 (徐振傑,民91),高齡產婦在傳統婚姻觀中的傳宗接代是屬於弱勢的一群。35-50歲的單身尚未結婚的單身族群,其較為穩定單身的狀態,因此把研究對象限制在這個區間中,而50歲之後的單身族群可能因為喪偶、離婚等因素而保持單身狀態,而不在這次的研究範圍。
3.
至於研究上界80歲,則是根據內政部初步估計,101年國人零歲平均餘命為79.5歲,男性為76.2歲,女性為83.0歲,分別較上年增加0.3歲、0.2歲及0.4歲。故將上界制定在平均餘命的整數80歲。
二、抽樣方法與資料蒐集方式
本研究擷取行政院主計處婚姻狀況統計資料及選舉研究中心2012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資料,進行實證分析。選舉研究中心2012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資料以年滿20歲以上具有投票權之台灣民眾為其驗就對象,研究範圍包括全台各縣市,但並不包含福建省金門縣與連江縣。本研究中擷取其獨立樣本共計1826份。
研究對象從全國的母體中隨機抽樣(randomly sample)而來,那麼研究者就能將研究結果從實驗樣本,擴論(從機率上而言)到母體中其他沒有被抽樣到的個體(W. R. Shadish, T. D. Cook, D. T. Campbell, 2002)。
三、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用TEDS選舉研究中心2012年所做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資料來檢視單身族群的投票行為。投票參與乃一二分變數,即為有投票與沒有投票,因此採用二分勝算對數模型(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進行分析。本文欲比較單身與已婚族群,影響這些不同婚姻狀態選民的投票因素,根據過去相關研究證實以及研究者欲進行的相關分析,預期影響因素家包括: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態、政黨認同以及收入等因素。以下一一說明假設與預期:
1.
年齡(newage):年齡也是選民的基本特徵之一,年齡越長則其社會經驗越豐富,政治歷練較高,因此覺有意願參與政治活動,年輕人政治冷感,對政治事務了解較少,相對投票意願較低(Conway, 1985)。
2.
性別(sex):一般傳統的觀念認為「女人不應該插手政治」,傳統對女性的定位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男性通常比女性有更多接觸、參與政治的機會,因此研究者認為性別對投票行為有影響,且男性投票率高於女性。另外,如前述,女性單身的時間自主運用較男性少,也因此從事投票行為的時間成本較男性高,因而和單身男性較傾向參與投票。
3.
教育程度(education):台灣教育普及,而教育帶給人民的影響包含學習新知培養民眾學習力、概念化以及蒐集資料等能力,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亦佔很有大的影響,民主國家培育公民具有民主素養,會使民眾具有較高的公民責任感及社會意識。
4.
婚姻狀態(single):Gerstel表示,「無論有沒有小孩,單身人士都更加照顧其他人。隔絕人們的並不是生兒育女,而是婚姻。」未婚人士往往與社區關係更近,他們較願意為慈善團體籌款、擔任志工等。另一方面,未婚比已婚者有更多的政治參與:教育程度相同的女性,未婚者比已婚者更可能簽署請願書,並參加政治集會,未婚者因為投票成本低,較容易參與投票。
5.
政黨認同(newpartyid):政黨認同是指民眾對認同於某一政黨的強弱程度,在此我們不考慮選民是認同哪一政黨,僅以認同的程度作討論。若選民有特定的政黨偏好,其為了要支持所屬政黨,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透過投票。反之,若政黨認同弱,則無所謂哪個政黨執政、贏得多數席次,因此其投票的動機較弱,也較不會參與投票。研究者認為越強的政黨認同則其投票的機率就越高。
6.
收入(income):教育結束之後,可能因為不同的教育程度而進入不同的社經地位,如前所述,高社經地位通常意味著高收入,對於政治參與度較為積極,反之社經地位較低者參與程度相對低。因此研究者預期收入越高則參與投票的可能性越大。
由於依變數是「這一次的總統大選,請問您有沒有去投票」,經處理後為一個二分類變數(有去投票、沒有去投票),其餘處理為遺漏值。根據上述假設,我們以二分勝算對數模型分析,將變數建構於附錄中詳述:
伍、研究分析與發現
一、 台灣單身人口越來越多
依照內政部主計處從1976年開始的人口普查截至2012年的資料,總共36年的統計資料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台灣單身人口(包含:未婚、離婚、喪偶)從1976年的42.68%和緩的逐年往下降至1986年達到最低點40.75%。單身人口的比率從1986年的最低點再緩慢的爬升,2012年單身人口達到48.58%,在26年之間成長了7.83個百分比。
1970、8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面臨兩次的石油危機。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十大建設」,使台灣與南韓、香港及新加坡一同躋身為亞洲四小龍。當時台灣經濟富裕。政治環境相較之前白色恐怖穩定許多,戒嚴解除讓民眾在政治上可以不被壓迫。人民安居樂業以上種種復甦、繁榮、穩定社會環境讓結婚的人口增加,相對的單身人口便減少。
而1990年代開始,台灣發展逐漸趨向平緩,首次的總統直選,及經歷了兩次政黨輪替,政治狀態相對混亂。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伊慶春認為,台灣單身族增加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不婚的成人單身戶,一種是喪偶的父母不再和子女居住。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單身族不一定一開始就選擇單身,不少人是因為遲婚,結果自然而然就踏上不婚、不育的路途。
文化大學教授尹章義表示,隨著年輕人經濟獨立、追求自由、網路發展,及當政者輕忽婚姻懲罰制度的影響,台灣單身化家庭確已成為趨勢。
「賦稅不公平、通姦罪,都是婚姻懲罰制度」,尹章義指出,拜科技之賜及價值觀念改變,人們很容易藉由網路交友獲得婚姻關係中的男女親密關係,卻不必擔負婚姻、家庭的重擔,此外,稅賦設計不公平造成「婚姻懲罰」現象,讓收入不豐的年輕世代「望婚止步」,寧願同居、不願結婚。
單身人口增加的情況,在全世界蔓延,台灣也不例外。除了社會完境因素改變之外,普遍價值觀、生活習慣也有所改變。種種因素導致台灣結婚率下降,單身人口增加,我們可以藉由數據看見台灣單身人口逐漸攀升的趨勢。
二、單身比已婚人士更積極參與投票活動
以TEDS2012面訪資料為分析資料,問卷總數為1826份,其中被歸類為已婚的人數有1156人,占總問卷數的63.3%。被歸類為單身的則有663人,占總問卷數的36.3%,其中有七個人拒答,佔0.4%。
而當詢問「這一次(2012)總統大選你有沒有去投票?」題目時,有1629人表示有去投票,占問卷數的89.2%。而表示沒有去投票的人數則有194位,占10.6%。另外還有一位回答忘了,兩位拒答,共計占0.2%。
表一 投票行為和婚姻狀態之交叉分析
此次總統大選是否有去投票?
|
婚姻狀態
|
||
已婚
|
單身
|
||
|
有
|
93.2%
|
82.6%
|
沒有
|
6.8%
|
17.4%
|
資料來源:TEDS選舉研究中心2012
χ2=49.036,p=.000
從有去投票的人來看,已婚者比例為93.2%;單身者則有82.6%。在沒有去投票的人來看,已婚有6.8%;單身則是17.4%。而婚姻狀態與投票行為之卡方檢定顯示,卡方值為49.036,自由度為1,從P值為.000<.05因此檢驗出婚姻狀況與投票行為之間關連答顯著性。
由獨立性檢定顯示參加投票與否與其是否單身,結果顯著表示著兩變項間拒絕了互相獨立的虛無假設,單身與否的婚姻狀態與是否參加投票有關係。而我們將進一步的於接續研究中加入其他控制變項,對單身狀態與否是否影響投票參與做更深入的探討。
三、單身者特質讓他們傾向參與政治活動。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年齡、性別、政黨偏好有無變項中為顯著,單身與否、教育程度與收入水準為不顯著。
以年齡變項解釋,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在每增加一歲(尺度加一)後參與投票與否的勝算是相較前一個尺度的參與投票與否勝算的1.03倍,顯示年齡越大對於去參加投票的影響會越大,年齡越大越會去投票。
從性別來看,女性相對男性參加投票與否的勝算減少約 43.5%。舉例來說在同樣條件下,年齡相同、有政黨偏好者、單身、教育程度均為大學且收入相當的情況下。35歲的男性去投票的機率是85.97%而同樣條件下女性機率則是77.57%。我們又嘗試將同樣的條件下,變更為年齡相同、有政黨偏好者、已婚、教育程度均為大學且收入相當進行男女投票參與比較,發現此條件下男性、女性參與投票機率分別為81.52%、71.34%,顯示男女性別差異對於參與投票的影響,整體來說男性參與投票機率大於女性,而其他狀況相同下,在單身情況下男女性參與投票機率差較小,在非單身情況下差距較大。
政黨偏好有無變項中,其他條件相同的狀況下,無政黨偏好者相較有政黨偏好者去參加投票的勝算減少約71.4%,顯示政黨偏好有無對於投票參加與否的影響甚大,有無政黨偏好幾乎是決定參與投票與否的主因。資料解釋無政黨偏好者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比有政黨傾向者會去投票,這與一般認知有所出入。但實務上台灣民眾受訪常以中立、無偏好者自居但其實仍有所偏好(假中立),題組設計中已針對此問題增加子題補強,變數建構亦依此歸類。
在我們主要探討的單身變項中結論顯示不顯著,由具體舉例來看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單身與否的差別,如固定同年齡、性別、學歷收入和政黨偏好的情況下,單身會去投票的機率是85.97%而非單身則是81.52%。雖然在統計上結果單身變項不顯著,但從機率來看其參加投票的機率仍高於非單身者。或許台灣社會相較於美國、日本的社會環境有所差異,其投票參與特質反應在台灣單身族群上仍不明顯,但隨著單身族群逐漸增加未來將成為另一股值得注意的新趨勢。
表1 選民單身與否與其特質影響投票參與:統計結果
表1 選民單身與否與其特質影響投票參與:統計結果
Dependent
variable
|
選民投票參與機率
|
Independent
variable
|
|
年齡(b1)
|
0.034***
|
|
(0.013)
|
性別(b2),男性=base
|
-0.572***
|
|
(0.151)
|
教育程度(b3),大學=base
|
-0.227
|
|
(0.288)
|
單身與否(b4),非單身=base
|
0.329
|
|
(0.418)
|
政黨偏好(b5),無=base
|
-1.251***
|
|
(0.075)
|
收入(b6)
|
-0.024
|
|
(0.044)
|
Constant(b0)
|
1.569***
|
|
(3.466)
|
N
|
1,020
|
Log
likelihhood
|
-233.965
|
LR chi2
|
36.99
|
Prob> X2
|
0.0000
|
*p<.10,**p<.05,***p<.01
資料來源:TEDS2012。
六、結論及研究限制
一、結論
從內政部主計處所統計的單身人口的比率,從1986年的最低點再緩慢的爬升,2012年單身人口達到48.58%,在26年之間成長了7.83個百分比。顯示單身人口逐漸成長的趨勢不只在國外,台灣也發生相同的趨勢。
而在由獨立性檢定顯示參加投票與否與其是否單身,結果顯著表示著兩變項間拒絕了互相獨立的虛無假設,單身與否的婚姻狀態與是否參加投票確實有關係。但再加入其他控制變項,對單身狀態與否是否影響投票參與卻不顯著。表示在未加入其他控制變項時所產生的關係,其實是虛假關係。
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在年齡、性別、政黨偏好有無變項中如預期結果為顯著影響,而單身與否、教育程度與收入水準則是不顯著。在我們所關注的單身變項在統計上結果不顯著,但從機率來看單身參加投票的機率仍高於非單身者。
研究者認為,台灣相較於美國、日本的社會風俗、環境有所差異,雖然美國學者提出有效的數據,但投票參與特質反應在台灣單身族群上仍不明顯,但依據國內數據,隨著單身族群逐漸增加,相信單身族群在未來將成為另一股值得注意的新趨勢。
二、研究限制
研究中面臨了些許限制,在資料選擇上採用TEDS2012總統大選資料,過程中基於學理上穩定單身族群定義以35歲以上為研究分析對象,由於樣本數有所限制由1826位減至1020位,在樣本數降低方面統計上較易生偏誤。
在研究方法上問卷調查限制也對研究稍有影響,在探討控制變項即「有無政黨偏好」時可以發現受訪者在回應敏感問題中結果會較容易與實際狀況有偏差,針對此問題在題組中本身有子題加以補強(於接續子題中詢問「有無稍微有偏好」),而在變數建立時加以調整將母題中有偏好者與子題中回應稍有偏好者皆歸類有政黨偏好者,對於此問題加以補強。
文獻回顧中發現台灣在政治領域中單身相關研究缺乏,國內對於單身研究過往著重在於社會學、教育學與心理學和性別議題上,但對其投票參與探討甚少。文獻參考上多以國外研究,以美國、日本為主,然而國內外在社會環境有所差距,除了在文獻回顧上有所限制和困無法找尋屬於針對台灣單身者的描述外,在研究結果上也較不顯著,為本研究的主要限制。
針對社會環境不同限制下,研究中除以全國統計主計處單身人口趨勢為輔助,與國外學者對於單身趨勢有所對照外。文獻中除了國外研究也大量參考國內跨領域單身相關研究,以描繪出專屬台灣單身族群特質並成為理論和變數建構基礎,雖統計結果不明顯,但我們認為單身族群逐年增加將成為未來趨勢,也期盼本研究能夠此領域中提供新視野。
附錄、變數建構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變數,其問卷措辭與變數處理說明如下:
一、年齡
問卷措辭:請問您是民國幾年出生的?
問卷措辭:請問您是民國幾年出生的?
變數處理:將該年度(民國101年)減去受訪者的出生年次。二十歲以上至該問卷最高年齡為93歲。再將去除35歲以下民眾,僅留35歲以上受訪者。
二、性別
變數處理:男性、女性。
變數處理:男性、女性。
三、教育程度
問卷措辭:請問您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台:您讀到什麼學校)?。
變數處理:分為三類:高中職肄業、高中職畢業、專科畢業、大學肄業歸為低教育程度。大學畢業歸為中教育程度、研究所肄業、畢業、在學為高教育程度。
問卷措辭:請問您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台:您讀到什麼學校)?。
變數處理:分為三類:高中職肄業、高中職畢業、專科畢業、大學肄業歸為低教育程度。大學畢業歸為中教育程度、研究所肄業、畢業、在學為高教育程度。
四、婚姻狀況
問卷措辭:請問您目前的婚姻狀況?
變數處理:其答案二分類,已婚、分居歸為已婚。寡居、同居、離婚、未婚歸類為未婚。訪文漏問及拒答歸為遺漏值。
問卷措辭:請問您目前的婚姻狀況?
變數處理:其答案二分類,已婚、分居歸為已婚。寡居、同居、離婚、未婚歸類為未婚。訪文漏問及拒答歸為遺漏值。
五、政黨認同
問卷措辭:
1.Q01目前國內有幾個主要政黨,包括國民黨、民進黨、新黨、親民黨,以及台灣團結聯盟,請問您有沒有(台:咁有)偏向哪一個政黨?
問卷措辭:
1.Q01目前國內有幾個主要政黨,包括國民黨、民進黨、新黨、親民黨,以及台灣團結聯盟,請問您有沒有(台:咁有)偏向哪一個政黨?
2.Q01a那相對來說(台:那安捏比較起來),請問您有沒有稍微(台:咁有稍塊)偏向哪一個政黨?
變數處理:分為兩類,有政黨偏向與無政黨偏向。在Q01題中回答有政黨偏向和Q01a回答有政黨偏向的歸為有政黨偏向。在Q01題中回答無政黨偏向和Q01a回答無政黨偏向的歸為無政黨偏向。其餘選項歸為遺漏值。
六、家庭收入
問卷措辭:請問您家庭每個月收入大約是多少:(包括薪資以外的其他收入,如房租、股利等等)?
變數處理:為比例尺度,從25000元以下至130000以上,每多一萬元增加一個尺度,共計10個尺度。
問卷措辭:請問您家庭每個月收入大約是多少:(包括薪資以外的其他收入,如房租、股利等等)?
變數處理:為比例尺度,從25000元以下至130000以上,每多一萬元增加一個尺度,共計10個尺度。
七、參考書目
王宏恩,2011,〈資訊提供與立法院政治信任-使用 IVOD 的探索性研究〉,《臺灣民主季刊》, 8(3): 161-197。
丘玲玲,1998,〈台北縣市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身生活滿意的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研究所論文。
吳昭怡、蔡明洵,2011,〈單身經濟發燒中〉《天下雜誌》(301)。
林季蓉,2003,〈單身族群即將成為社會多數分子〉《遠見雜誌》(199)。
林家鴻 ,2009,〈台灣女性的婚姻現象是晚婚並非不婚〉,《網路社會學通訊》,81。
林顯宗,1985,〈 家庭社會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邵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 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 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臺北:揚智文化。
徐志明,2012,〈單身經濟所帶來的商機〉,《思潮》(5)。
袁福洪,1980,〈獨身主義與獨身生活〉,《中央月刊》,12(5):34-39。
酒井順子,2006,《敗犬的遠吠》,台北:麥田。
梁玉芳,2008,〈鼓勵談情同居 不鼓勵結婚〉,網路城邦,20080309:http://city.udn.com/51595/1783340?tpno=11andcate_no=0
陳義彥、洪永泰、盛杏湲,1991,《我國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研究—十五年來政治價值與態度之變遷》,計畫編號:NSC80-0301-H-004-18,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陳曉彥,2012,〈獨身時代來臨:成年後期自願穩定單身女性之存在樣貌〉,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馮傳蓉,2006,〈 高職單身未婚女教師生涯選擇及婚姻觀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端,1995,〈一九九四年省市長選舉選民參與〉,《選舉研究》,2(1)。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 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禮亦園,200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13),台北:東華。
董智慧、趙淑珠,1998,〈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論文。
雷飛龍、陳義彥、黃麗秋、盛杏湲,1989,《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之人文區位研究:十五年來的趨勢分析》,計畫編號:NSC77-0301-H-004-25R,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劉雅芳,2007,〈單身女性日常生活資訊行為模式〉,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85。
劉雅芳,2007,〈單身女性日常生活資訊行為模式〉,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蔡素紋,2001,〈未婚單身女性教師生涯之錨的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珮瑄,2012,〈未婚單身女性幸福感之質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謝復生、盛杏湲,2000,《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五南。
Campbell, A. 1980. The American vot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lchester, M., Budidarsono, S.,
Suyanto, S., Kusters, K., Manalu, P., Gaveau, D., ... & Cahyaningsih, N.
2005. Facilitating agroforestry
development through land and tree tenure reforms in Indonesia.
Conway, M. M. 1985.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k.
D'Agostino, R. B., & Kwan, H.
1995. Measuring effectiveness: what to expect without a randomized control
group. Medical care,
AS95-AS105.
Downs, A.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Frank, M. N. 2001.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In Voting Behavior,
ed. Richard G. Niemi & Herbert F. Weisberg, Washington D.C.: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Gerstel, N., & Gross, H.
1983. Commuter marriage: Couples who live apart. 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alternative lifestyles: handbook on research and theory/edited by Eleanor D.
Macklin, Roger H. Rubin.
Lazarsfeld, P. F. 1965. The People's Choice: How the Voter
Makes Up His Mind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by Paul F. Lazarsfeld [et Al.].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ilbrath, L. W. 1965.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ed.,U.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Nie, N. H. N., & Kim, J. O. 1978.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A seven-nation comparis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ie, N. H., Verba, S., &
Petrocik, J. R. 1979. The
changing American voter(Vol. 116).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iemi, R. G., Weisberg, H.
F., & Kimball, D. C. (Eds.). 1984.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Washington, DC: CQ Press.
Rosenstone, S., & Hansen, J.
M. 1993. 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
Schlozman, K. L., & Brady, H.
E. 1995. 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adish, W. R., Cook, T. D.,
& Campbell, D. T. 2002.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generalized causal inference.
Sheng, S. Y. 1994. Selection Bias
in Vote Choice Models. Journal
of Electoral Studies, 1(2),
221-50.
Verba, S., & Nie, N. H. 1993.
The rationality of political activity: A reconsideration. Classics in Voting Behavior, org.
Richard G. Niemi e HF Weisberg,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Washington.
Weiner, M. 1971.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risis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159-204.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