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調 看看就好
李恆宇
2003/12/11 第402期
民調在台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確實能反映民情。遺憾的是,台灣為特定目的調查的民調遠多於一般正常的民調,造成民調失信於民,這也是現在台灣民調所面臨的問題。
每次選舉,民調問題都會被各界提出來檢討一番,彷彿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其實,民調在台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技術層面已經臻於完善,如果能屏除一切外在干擾的情況,民調確實是有反映民情的功能。遺憾的是,台灣為特定目的調查的民調遠多於一般正常的民調,日子久了,民眾自然對民調不具信心,甚至不具好感,這也是現在台灣民調所面臨的問題。
大家在批評民調結果不公時,都習慣把焦點放在題目設計不當上,但真正影響民調的「機構效應」卻被忽略掉了;所謂的機構效應(house effect)指的是「同一機構的民調結果有相當的穩定性,而不同機構間的民調結果有相當的歧異性。」簡單的說,就是每個民調公司做出來的結果都不相同,聽起來好像是廢話,但背後隱藏的其實是民眾對民調公司的認同問題。
比方說,綠營的基本教義派在接到聯合報民調中心打來的電話時,自然會傾向隱藏自己的投票意向;反之,藍軍的基本教義派在接到民視打來的電訪時,也會隱藏自己的投票意向,所以,不同民調機構做出來的民調就會出現誤差。
當然,避免這類問題發生的方式之一就是換個民調公司名稱,比如把原來名稱換成「台灣調查基金會」或「中華調查基金會」之類的假名稱,但因為最後還是用原單位的名稱發表,所以調查結果就自然失去準頭,還會發生「研究倫理」的問題。不過在大環境的扭曲下,這在台灣似乎也不算什麼。
此外,拒訪率偏高也是另一個民調的問題,之前提到台灣民眾對民調越來越反感,因此拒訪率也不斷攀升,現在一份民調拒訪率高達兩三成的情況比比皆是;雖然了不起只是多找幾個人來代替拒訪者,表面上並不會發生抽樣誤差,但更深層的結構問題其實是存在的,就是問卷設計不當。
簡單說,如果是訪問一開始就拒絕,那可能是個人意識型態或上述機構效應的問題,但如果是訪談到一半時拒答,而拒答比例又偏高,那很可能就是問卷設計不當,造成受訪者不願繼續接受訪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調查結果一樣會失去準頭。只是,現在為求調查結果能上隔天新聞版面,這個問題便經常被忽略掉。
第三個問題則跟電訪員素質有關,做過電訪員的人都知道,民調電訪最怕碰到老人跟婦女,前者是因為溝通困難,後者則是對政治議題敏感度較低,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敘述。
盡責的電訪員這時可能還會顧慮抽樣誤差而努力完成訪問,惡劣一點的電訪員往往就按下放棄鈕而撥打下一通電話,所以在一○六七個樣本數裡,實際上經常只有廿個老人跟五十個婦女,與實際人口結構差距極大,所以民調的準確度就有待質疑,但民調發表時卻常隱匿這個部份不談,民眾也就誤以為民調反映了事實。
當然,就這樣說台灣的民調不夠精確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好的民調也是存在的,不過,民眾如果要想從民調中看到什麼真相,還是那句老話「看看就好,不必認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