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機構效應

台灣民調 看看就好
李恆宇
2003/12/11 第402期
民調在台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確實能反映民情。遺憾的是,台灣為特定目的調查的民調遠多於一般正常的民調,造成民調失信於民,這也是現在台灣民調所面臨的問題。
每次選舉,民調問題都會被各界提出來檢討一番,彷彿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其實,民調在台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技術層面已經臻於完善,如果能屏除一切外在干擾的情況,民調確實是有反映民情的功能。遺憾的是,台灣為特定目的調查的民調遠多於一般正常的民調,日子久了,民眾自然對民調不具信心,甚至不具好感,這也是現在台灣民調所面臨的問題。

大家在批評民調結果不公時,都習慣把焦點放在題目設計不當上,但真正影響民調的「機構效應」卻被忽略掉了;所謂的機構效應(house effect)指的是「同一機構的民調結果有相當的穩定性,而不同機構間的民調結果有相當的歧異性。」簡單的說,就是每個民調公司做出來的結果都不相同,聽起來好像是廢話,但背後隱藏的其實是民眾對民調公司的認同問題。

比方說,綠營的基本教義派在接到聯合報民調中心打來的電話時,自然會傾向隱藏自己的投票意向;反之,藍軍的基本教義派在接到民視打來的電訪時,也會隱藏自己的投票意向,所以,不同民調機構做出來的民調就會出現誤差。

當然,避免這類問題發生的方式之一就是換個民調公司名稱,比如把原來名稱換成「台灣調查基金會」或「中華調查基金會」之類的假名稱,但因為最後還是用原單位的名稱發表,所以調查結果就自然失去準頭,還會發生「研究倫理」的問題。不過在大環境的扭曲下,這在台灣似乎也不算什麼。

此外,拒訪率偏高也是另一個民調的問題,之前提到台灣民眾對民調越來越反感,因此拒訪率也不斷攀升,現在一份民調拒訪率高達兩三成的情況比比皆是;雖然了不起只是多找幾個人來代替拒訪者,表面上並不會發生抽樣誤差,但更深層的結構問題其實是存在的,就是問卷設計不當。

簡單說,如果是訪問一開始就拒絕,那可能是個人意識型態或上述機構效應的問題,但如果是訪談到一半時拒答,而拒答比例又偏高,那很可能就是問卷設計不當,造成受訪者不願繼續接受訪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調查結果一樣會失去準頭。只是,現在為求調查結果能上隔天新聞版面,這個問題便經常被忽略掉。

第三個問題則跟電訪員素質有關,做過電訪員的人都知道,民調電訪最怕碰到老人跟婦女,前者是因為溝通困難,後者則是對政治議題敏感度較低,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敘述。

盡責的電訪員這時可能還會顧慮抽樣誤差而努力完成訪問,惡劣一點的電訪員往往就按下放棄鈕而撥打下一通電話,所以在一○六七個樣本數裡,實際上經常只有廿個老人跟五十個婦女,與實際人口結構差距極大,所以民調的準確度就有待質疑,但民調發表時卻常隱匿這個部份不談,民眾也就誤以為民調反映了事實。

當然,就這樣說台灣的民調不夠精確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好的民調也是存在的,不過,民眾如果要想從民調中看到什麼真相,還是那句老話「看看就好,不必認真」。


public opinion

總統大選合格選民必看: 台灣媒體操弄民調,3個集體心理學的騙局。

民調=民意? 「民調新聞公信力記者會」揭密


根據調查顯示,「選舉民調」(52.82%)與「政府政策民調」(22.07%)是一般民眾最常接觸到的民調新聞類型。主要接觸民調新聞管道方面,電視媒體以47.7%拔得頭籌,其次是網路(16.5%)、報紙(15.4%),而廣播與雜誌都只有4%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調數字外,大多數民眾並未注意到一些足以影響民調準確度的相關資訊,只有21.51%會注意調查成功樣本數、20.22%會注意調查機構。其他包括調查方法、委託(出資)機構、抽樣誤差、抽樣方法、調查期間,民眾注意程度皆低於2成。 

  民眾對於媒體民調新聞的信任度普遍不高。電視以31.03%領先,其次是報紙(30.29%)、雜誌(25.39%)、廣播(19.67%),信任程度最低的是網路(17.73%)。在「民調委託(出資)單位信任度」方面,有近六成民眾信任學術單位委託的民調,其他依序為企業、政府、媒體、政黨,但信任度都低於3成;「民調執行單位信任度」方面,同樣是學術單位最受民眾信賴,約有6成4民眾相信學術單位執行的民調。近4成6民眾則相信市調機構執行的民調,其他依序是政府(37.49%)、媒體(26.96%)、政黨(12.83%)。由上述調查數字發現,整體來說,無論委託或執行,民眾普遍不信任政黨介入的民調新聞。 

  「民眾民調新聞接觸行為與信任度大調查」由世新大學自主經費,世新民意調查研究中心負責執行。調查期間自103年2月24日至3月4日,以台灣住宅電話號碼簿為抽樣清冊,抽取號碼去尾兩碼隨機取號,成功訪問到1083位台灣20歲以上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低於2.98個百分點。調查計劃主持人,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蘇建州表示,今年年底的七合一選舉備受矚目,從政黨候選人提名作業到選舉期間,可預期到民意調查都將扮演著極重要角色,也會是民調新聞的「旺季」。有鑑於民調新聞常受政商勢力影響、公信力不彰,盼透過此份調查研究,瞭解台灣民眾對於民調新聞的接觸行為與影響民調信任度因素,也希望政黨、政府、媒體在處理民調新聞時,秉持自律原則、提供充份調查資訊,以提升民眾民調新聞識讀能力。

校正法改善民調準確度